孫培忠 崔中玉
佛塔,又稱寶塔、浮屠,原是印度梵文Stupa(窣堵波)的音譯。它最早是指用來供奉和安置舍利、經(jīng)卷和各種法物的建筑,直到隋唐時,翻譯家們才創(chuàng)造出了“塔”字,作為統(tǒng)一的譯名,沿用至今。在商水縣城西北35公里處,有一座樓閣式千年古塔,它就是周口市現(xiàn)存最早的地面建筑——北宋壽圣寺塔。
一代名鎮(zhèn)常社店
壽圣寺塔位于商水縣郝崗鄉(xiāng)常社店村北沙河轉(zhuǎn)彎處,西、北兩面緊鄰沙河,與中州名鎮(zhèn)西華縣逍遙鎮(zhèn)隔河相望。新中國成立前,這里隸屬于西華縣,新中國成立后隨郝崗、張明兩鄉(xiāng)一同劃歸商水。由于寬闊沙河的阻隔,在今人看來,壽圣寺塔位置比較偏僻,但在元明時期,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據(jù)《漢書》、《元史》和《西華縣志》等史料記載,秦漢時期,壽圣寺西北、沙河對岸逍遙鎮(zhèn)一帶曾設置?(yīn)強縣,元初又設清水縣,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清水縣又并入西華縣。明嘉靖六年(1527)《壽圣寺重興碑》還記載:“西華縣清水東常社鎮(zhèn),舊有壽圣寺”?!睹魇贰さ乩碇尽贰拔魅A”條下還記載“有常社鎮(zhèn)巡檢司”,明末清初史書《讀史方輿紀要》“西華”條下記載有“常社關(guān)”。這些記載相互印證,說明壽圣寺所在的常社村在明代是“鎮(zhèn)”,設有“巡檢司”,是重要的交通關(guān)口。《明英宗實錄》卷18“正統(tǒng)元年(公元1436年)六月壬子”條下亦有“設河南西華縣常社巡檢司”之記載,證實常社巡檢司設于公元1436年6月。明代巡檢司是地方性軍事機構(gòu),一般設于關(guān)津要道要地,歸當?shù)刂菘h管轄,負責稽查往來行人,打擊走私,緝捕盜賊。在以水運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古代,這里無疑是重要的交通關(guān)口。大明天順七年(1463)李榮所撰《重建壽圣寺記》碑亦云:“寺內(nèi)修復諸處,有使客宿歇之所”,證實常社巡檢司設立后,“使客”來往增多,這已成為“使客”往來的交通要道。清代時常社店仍然是鎮(zhèn),《清史稿》“西華”條下就有“常社一鎮(zhèn)”的記載。清朝初期,當?shù)厝诉€在沙河上架設了浮橋,乾隆年間橋廢。
古寺原貌
壽圣寺塔之名緣于塔下的壽圣寺。據(jù)當?shù)厝苏f,古時這里有個較大的寺院,叫壽圣寺。寺廟原有一座大鐵鐘,后來因露天存放被盜。商水縣文物管理所的同志介紹,鐘上刻有雙龍圖案和銘文,重達1000斤。因時間關(guān)系,銘文內(nèi)容已無人記起。但明嘉靖六年《壽圣寺重興碑》記載:“壽圣寺創(chuàng)于宋,兵燹于元,復建于我朝正統(tǒng)紀元之初”。正統(tǒng)紀元初年就是公元1436年,證明壽圣寺在北宋始建,元末換代戰(zhàn)爭中被毀,大明正統(tǒng)元年也就是公元1436年又重修。該碑刻還記載,明嘉靖六年壽圣寺的布局“中為大佛殿五楹,前為天王左右□□師伽藍彌陀殿各三楹,后為水陸殿七楹”,有“水陸繪像百二十軸”。佛教中有四大天王、左右護法,左護法為“韋陀菩薩”,右護法為“伽藍菩薩”,所以,上述碑文中空缺的兩個字可能是“護法”二字,“彌陀殿”可能是“韋陀殿”之誤。明代以后,壽圣寺又被戰(zhàn)爭及水患破壞,1958年重修,“文革”時又被破壞,“文革”后開辦成了學校。1998年,學校遷出。但壽圣寺至今尚未真正重修。在古塔的東南角,地上尚有一大塊石頭,是壽圣寺殘存的當年寺廟的柱礎,雖然經(jīng)歷了千年的風吹日曬及歲月洗禮,它仍然保持原來的模樣,由此可見當年寺院的規(guī)模和繁華。(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