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8日
第A05版:人物 PDF版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自己的“家山”

——《家山》作者王躍文專訪

作家王躍文授課中

□記者 徐啟峰/文 劉俊濤/圖

人物簡介

王躍文,湖南溆浦人,現(xiàn)任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湖南省政協(xié)文教衛(wèi)體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曾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多次獲《當代》《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等刊物文學獎;曾被授予“湖南省德藝雙馨文藝家”,被推為湖南省2010年度十大文化人物;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國畫》《梅次故事》《龍票》《落木無邊》《蒼黃》《大清相國》等。本次書展推薦作品《家山》。

首屆河南周口伏羲書展,魯迅文學獎得主王躍文攜新作《家山》赴展,引起關注無數(shù)。3月5日,王躍文一人乘高鐵自長沙來到周口,在周期間,出席活動、現(xiàn)場簽售、開展文學講座,行程安排得極為緊湊。忙里偷閑,王老師接受本報專訪,讓我們備感榮幸。

眼前的王躍文身材適中、文雅可親,言談極有條理,思維極為清晰,很難想象他已經(jīng)61歲了,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創(chuàng)作熱情,年逾花甲依然寫出了54萬字的《家山》,好評如潮,成為一部現(xiàn)象級的作品。

“《家山》的地理背景,是我的家鄉(xiāng)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那里有座雪峰山……”一口略帶湖南口音的普通話,把話題引向《家山》、家鄉(xiāng)。

《家山》寫的是中國百年歷史風云

問:《家山》剛剛發(fā)行兩個月,線上線下好評如潮,請您介紹一下《家山》是一部什么樣的作品?

答:《家山》是一個以我自己家鄉(xiāng)為原型、虛構的一個叫沙灣的南方村莊、在1927年到1949年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這個時間段只有20多年,但它卻映射了上個世紀的百年中國史。這段時期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期間經(jīng)歷了大革命的失敗、國共兩黨關系的第一次破裂,然后到紅軍長征、抗日戰(zhàn)爭、第二次國共合作,最后到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這些重大歷史事件,完全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一直到今天。

小說里寫的多是日常生活,春種秋收、男耕女織、婚喪嫁娶、生老病死等。但是透過這些日常生活的描述,你可以看到這20多年間中國的歷史風云在沙灣這一片土地上翻卷。那些歷史大事件,都有沙灣人的參與, 同時也改變著沙灣和沙灣人的命運。

如果讓我一句話來總結《家山》的內容,它寫的就是中國百年歷史風云以及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

《家山》表達的是一種沉靜抒懷之美

問:《家山》的審美意象是什么?

答: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主要是從中國的文化根脈去描述、表述我們中國人。這種寫作的意義在于文化是延續(xù)的,也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通過寫一些本質上的東西,說明我們都是有來路的。

前不久,中國作協(xié)在北京召開《家山》研討會。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閻晶明認為,《家山》寫的是一種大家都愿意恪守的道德,一種斬不斷的文化之根:出于善而得到和。和善之美映照著整個國家和民族,才使得生生不息成為可能,才使得艱辛之中仍然不缺少美好。我很贊同這個說法。我認為,文學作品并不承擔某個單一的功利性使命。文學欣賞是一個審美構成,是一個審美過程?!都疑健穼懙氖侵袊说牡赖?、倫理,也寫了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經(jīng)濟形態(tài)、土地跟農(nóng)民的關系,它們在歷史進程中慢慢地向前發(fā)展。小說不以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取勝,沒有刻意制造什么懸念,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是上世紀20年代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湘西南一個普通村莊的變遷。在書中,你會看到人們的生活方式, 從發(fā)型、服飾到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發(fā)生變化。看上去點點滴滴、波瀾不驚,其實是靜水深流的一個表述。

這個小說需要沉浸式的體驗,要靜靜地去讀。我想展現(xiàn)的,是一種沉靜抒懷之美。

方言俚語入書是為了精準表達

問:《家山》中有許多原汁原味的方言俚語,給讀者很奇妙的閱讀體驗,您是刻意為之還是覺得“本該如此”?

答:所謂的方言俚語,就是古漢語在民間的留存。湘西山區(qū)交通閉塞,隔一座山、隔一條河,口音就變了。在創(chuàng)作中,我是自然而然地使用方言俚語,因為它比普通話更貼切、更傳神,也更符合人物身份、風俗民情。比如說烤火,我們那里方言叫“揸火”。揸,意思是五指張開。揸火,描述了人圍火取暖的狀態(tài)。這個詞比烤火更準確、更傳神。

還有,年長者勸誡年輕人“莫犯夜(讀亞聲)”,也就是“別犯錯”的意思。“犯夜”為什么是指犯錯誤呢?因為古時候有宵禁,晚上你在外面走路就違法。直到現(xiàn)在,在我的老家大到違法犯罪,小到小孩子頑皮闖禍,村里老人還會說“犯夜”。這個詞很有傳統(tǒng),也很有韻味。

《家山》第一句:四跛子的阿娘桃香,沙灣人尊她作鄉(xiāng)約老爺。這里的“阿娘”指的是媳婦、老婆,書里沒有注釋,但是你讀下去,很容易就知道,“阿娘”就是“娘子”的意思。方言在文學作品當中最有效的處理辦法,就是同一個詞、同一句話,在不同的語境和情節(jié)中重復出現(xiàn),讀者自然就會明白,進而覺得貼切、自然。

故鄉(xiāng)雪峰山,是座英雄山、文化山

問:您的家山在哪里?能描述一下嗎?

答:我祖籍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跟沈從文是老鄉(xiāng)?!都疑健防锩婷鑼懙娜f溪江其實就是溆水,在寫小說時地名不能太實,太實了,虛構空間不大,就像沈從文,他筆下的長河就是沅江,我的萬溪江就是溆水。 家鄉(xiāng)有座雪峰山,我小說里面寫到的齊天界、豹子嶺啊,都是雪峰山區(qū)的常見景色。

雪峰山是座英雄山??谷諔?zhàn)爭的最后一仗就是在我們那里打的,在溆浦一處叫龍?zhí)兜牡胤剑毡竟碜拥耐赖丁斑旬敗甭涞?,?zhàn)敗投降了。日本人在與溆浦一水之隔的芷江縣進行了“首受降”,當?shù)亟ㄓ屑o念碑。為什么在芷江而不在溆浦呢?因為當時芷江有個機場,有美國的飛虎隊駐守,交通比較便利。但是最后一仗確實是在雪峰山打的。(“芷江受降”后,中國戰(zhàn)區(qū)先后在16個地區(qū)舉行受降儀式,至1945年年底,侵華日軍被全部解除武裝,抗日戰(zhàn)爭取得偉大勝利。)

雪峰山還是一座文化山。近年考古界在雪峰發(fā)掘出高廟文化遺址,把長江流域的文明史推到了8000多年以前。這一點,溆浦與淮陽很相近,都是歷史文化悠久。

我的家鄉(xiāng)山水極好、物產(chǎn)豐富,我們那里有句話,“一根棒槌插在地上都會發(fā)芽”,那片土地太能生長了?,F(xiàn)在我定居在長沙,但是故鄉(xiāng)常??M繞夢里,是她給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和生活積累。

伏羲文化是中國人的文化大山

問:您是第一次來周口淮陽吧,對伏羲文化了解嗎?

答:確實是第一次來周口,非常榮幸,卻神交已久。我知道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氐在此創(chuàng)造了燦爛文明,并長眠于此,淮陽二月二廟會天下聞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山。我寫《家山》,意在尋求中國人的道德火種,寫的是所有中國人的家山。周口沒有山,但是伏羲文化是立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一座文化大山,我相信,你們一定也會寫出自己精彩獨特的“家山”。

最喜愛的作家是魯迅與沈從文

問:對你影響深刻的書籍和作家有哪些?

答:這個書單會拉得很長,簡要說,外國作家我喜歡巴爾扎克、雨果、托爾斯泰等,國內整個中國古典文學都是我汲取素養(yǎng)的寶庫,近現(xiàn)代作家我最喜歡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作家——魯迅、沈從文。他們的作品我都通讀了,有些作品讀了很多遍。

問:從《國畫》到《家山》,感覺風格變化很大,你的前期作品比較激烈,后期更加平和,是這樣嗎?

答:我感覺自己的風格沒有變,在小說創(chuàng)作上都是寫日常生活,只是當年的生活與現(xiàn)在的生活不一樣了。當年寫《國畫》之前,我曾經(jīng)在政府部門工作過一段時間,寫作時確實有一股郁憤之氣在里面,但是產(chǎn)生這種郁憤,還是源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秶嫛酚腥苏f是“橫空出世、十分勁爆”,其實里面沒有特別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來反映人物的掙扎與不甘。生活中不只有腐敗與反腐敗,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后來我就寫《漫水》、寫《家山》,更多地關注故土、家國,這也是生活。

問:王老師著作等身,如果讓您選擇自己三部最滿意的長篇小說,您會選擇哪三部呢?

答:按時間順序來說,第一本是《國畫》,發(fā)表于1999年,也是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通過這篇小說,很多讀者朋友認識了我;第二部是《朝夕之間》,題材與《國畫》有類似之處,但是自我感覺藝術醇味更濃;第三部是《家山》,這是目前為止唯一一部跟我生活當中的熟悉前輩有直接原型關系的小說。為了寫這部作品,我籌備了很多年,寫作時常常淚流滿面,不是我用情太深,而是生活本身很動情。這也是我寫作生涯中最為滿意的作品。②18

2023-03-08 ——《家山》作者王躍文專訪 2 2 周口晚報 content_195610.html 1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自己的“家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