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xué)文
題記:理琪(1908年~1938年),原名游建鐸,河南太康人。參加寧都起義后編入紅五軍團。1934年,去上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36年被派往膠東從事革命工作,任中共膠東臨時特委書記。組織領(lǐng)導(dǎo)了天福山起義,策動了威海武裝起義。曾任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員兼軍政委員會主席。1938年2月13日率隊襲擊牟平剛成立的偽政權(quán),增援的日軍進行反撲,理琪在戰(zhàn)斗中犧牲。
1938年2月5日
日軍的鐵蹄踏進了牟平城
滾滾烏云下
一群魔鬼伸出了罪惡的爪子
2月13日拂曉
那個河南的漢子
那個帶著寧都起義基因的英雄
一腳踹倒了那個黑色的舞臺
撕碎了那群舉著太陽旗的妖魔
人們聽到了膠東的上空
響起了第一槍抗戰(zhàn)的槍聲
剎那間,狼煙籠罩
倭聲四起
子彈向雷神廟密集飛去
大部隊安全轉(zhuǎn)移
二十多個英雄兒女
頑強抗擊逼近的強盜悍匪
突然,一梭子彈射來
一個偉岸的軀體倒下
牟平的天際一片血色
空中淚雨紛紛
八百萬膠東兒女的心
無限攥緊
英雄倒下了
英雄的精神騰躍而起
跪送,從崔家口到英靈山
題記:1945年,膠東革命烈士陵園建好后,理琪的靈柩由文登的崔家口遷至棲霞的牙山英靈山陵園。遷墓時,理琪的靈柩由八位小伙子抬起,從崔家口出發(fā),抬至下一村,下一村再選出八位年輕人,替下上一批人。就這樣,理琪的靈柩,經(jīng)無數(shù)的肩膀輪換抬送,從文登的崔家口遷到烈士陵園。
1945年7月7日的棲霞
天空低垂著頭
牙山含著淚
十里八鄉(xiāng)的村民
紛紛跪在村口
只為向一個英雄致哀
理琪的靈柩經(jīng)過
地下濕漉一片
那是村民的哭聲
泛濫成奔騰的淚河
嗩吶聲咽
讓淚波洶涌決堤
鼓樂哀鳴
淹濕了膠東的土地
從崔家口到英靈山
三百多里的路途
村民的肩膀輪換抬送
英雄的靈柩
始終沒有沾上地灰
膠東人民知道
戰(zhàn)士可以為自己的祖國喋血
但英烈的頭顱永遠高昂
不屈的靈魂永遠圣潔